每个孩子,从出生伊始,就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塑造成不同的模样。
幼儿时期,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成长期。孩子未来成长的每一种可能,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与浇灌。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科学启蒙,会让孩子受益终生。
尤其是对孩子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,更是会为孩子将来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。
在平时生活中,孩子的很多小细节容易被爸妈忽略,但其实,那是他们了解世界的密码。一切不起眼的小问题,背后都可能牵连着很深的奥秘。
宝宝认识数字的错觉
很多大人习惯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孩子数数,有些小朋友在两三岁左右就已经会数很多的数字,可以从 1 数到 20,甚至从 1 数到 50、 100,有些小朋友在此基础上还能倒数。这也许会让家长感到自豪。
但是很多时候,父母让孩子挑选对应数字的物品,比如说让孩子拿三个碗,或者让孩子说出物品的实际数量,孩子却一脸迷茫,或是一直重复地念叨大人的问题。
当你指着4个苹果问他,“宝贝,这里有几个苹果?”
孩子可能会不断地重复说,“有几个苹果”、“有几个苹果”。
这时如果大人进行指导,教他们一个个点数,“1、2、3、4”,数完以后再问他,你刚刚数了一遍,那这是几呀?
孩子可能还是会说,“是 3“。
还有的小朋友还会出现连续数数不停的情况,给她3个棒棒糖,她会一直数“1、2、3、4、5、6……”
这种对数字模糊不清的情况有可能一直延续到孩子上小学。
有些孩子在口中数着“5-2=3",写到纸上却变成了 1。爸妈们只能在心里默念“这是亲生的“,才能强忍心中的怒火。
为什么?
1、2、3、4 就是 4 个苹果啊?为什么孩子反复教都不会呢?
小朋友并没有真正理解数字的含义
实际上,小朋友会按顺序把数字数出来只是一种背诵记忆的结果,这就像背诗词课文一样,孩子对于数字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符号的阶段。
数字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又一个符号,而不代表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数量。
3只是一个数字符号,像字母、文字一样,小朋友只是认识了而已。
另外,有些家长在教小孩的过程中,会不断地给小孩子讲 1-10 这几个数字,或者是不断强化某个数字,这样也会让孩子记住这个数字,但是依然不理解。
很多小孩你问他说,你几岁呀?他可能回答说“2 岁”、“3 岁”。
但如果问他,明年你几岁呢?,那小朋友就不知道了。
数字既是一个标记,也是表示数量的符号。只要家长有意识地教,小朋友通过反复强化记忆,是能从生活中学会的。但仅仅能认读数字,并不说明孩子理解数量了。
宝宝认识数字的过程
在形成数概念前,小朋友要经历唱数—>手口一致点数—>按数取物三个阶段,了解这些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把数字弄错、弄混。
唱数
一般3岁幼儿已经能学会以口头方式数 10 以内的数,或者像唱歌谣一样从 1 数到 10、20 等。这时他们记住了数的顺序,但并没有真正学会按照数字去数物体。
手口一致点数
宝宝学会唱数以后,会开始学着手脑并用,点一个实物,数一个数字。这一过程中,孩子开始将数字与实物产生联系,逐渐明白每个数字代表的内涵。这一过程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。
按数取物
会点数物体以后,宝宝可以根据数字拿出等量的物体,这时候宝宝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数字,并且能将数字这个抽象内容转化到具体数量上,形成数物对应的思维。
有些孩子会数数了,但只是停留在唱数的阶段,所以在家长问问题的时候回答不上来,也不太能理解家长的问题,就会出现反复跟读、数字混乱的现象,这些都是很常见的。
认识数字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,家长也不能要求孩子一教就会,一教就懂,而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到底怎么教宝宝认识数字?
教育部颁发的《 3-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中提到:
3-4 岁的孩子要能“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,并能说出总数。能按数取物”。
4-5 岁的孩子要能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,比如 5 比 4 多 1“。
5-6 岁的孩子要能”通过实物操作或者其他方法进行 10 以内的加减运算“。
《指南》明确指出了学龄前幼儿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应该要掌握的数字,在3-4岁,小朋友就应该已经有了5以内的数物对应、按数取物的能力。在这个基础上,小朋友才能更好地理解5往上的数字,并进行简单的数字运算。
那么,怎么教宝宝认识和理解5以内的数字呢?
1. 数字的学习,从1、2开始
在奇米何秋光数学早教电脑中,我们根据 3-4 岁儿童的发展特点,设置了一系列游戏来让孩子认识数字。
1 和 2 是孩子认识数字的基础,我们设置了五彩的游戏画面,和饼干、糖果、小动物等孩子比较喜欢的事物来加深孩子对 1 和 2 的印象。
2、了解2的形成过程
认识了 1、2 以后,孩子需要了解 2 是如何形成的。
1的理解是比较简单的,认识2也不难,但从 1 到 2 的这个过程是大多数孩子所不能理解的,大人也不会刻意去教,因此我们设置了“2 的形成”这个游戏。在游戏画面中,两个小乌龟逐次出现,也就是告诉孩子,2 是 1 的累积,2 是在 1 的基础上增加了 1。
3. 了解 3、4、5 的形成
依次认识 3、4、5
在认识了 2 的形成过程以后,再在此基础上通过游戏互动,告诉孩子 3、4 和 5 分别是在前一个数字的基础上加上了 1,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了。
4. 按数取物
知道 1-5 是怎么形成的以后,再对孩子进行按数取物的训练。
按物取数也就是数字和物品的对应,大部分小孩子认识 3,却不认识 3 个苹果的原因,就是缺失了这一环。
在游戏中,孩子需要先数出篮子子上小花的数量,再将这个数量与桃子的数量对应起来,将桃子从树上摘下来后再放进篮子子。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,不仅训练的是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,也加深了他对数字的理解,并能帮助孩子实现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之间的转化。